1、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亲子游戏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相关资料图)
2、 游戏功能:
3、 通过共同游戏体验绘画游戏带来的乐趣,并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4、 练习画毛毛虫,能抓住毛毛虫的特征——贪吃。
5、 游戏材料:
6、 画纸、油性笔、油画棒。
7、 游戏过程:
8、 家长讲故事导入游戏。
9、 家长:"今天我们要变成贪吃的毛毛虫了,好饿啊,我们到处找东西吃。啊,找到个苹果,啊唔一口吃个桔子,啊唔一口吃个大鸡腿……,毛毛虫变得肥肥的。"
10、 家长在空白的纸上边缘位置画上苹果,幼儿画毛毛虫,并张开大嘴巴。等幼儿画好,家长再在纸空白处画上橘子,幼儿再在橘子旁画毛毛虫……
11、 等作画完毕,家长与幼儿共同涂色,涂色好后,讲述"贪吃的毛毛虫"的故事。
12、 目标:
13、 尝试与同伴组成临时家庭,协商、分工、合作制作一份披萨。
14、 在共同制作披萨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幸福快乐需要全家人的相互合作和体谅。
15、 准备:
16、 大任务单,制作披萨的视频及流程图。
17、 小任务单和笔各4份,工具盒(安全刀具、砧板、毛刷、毛巾)4套,分隔盘4个,夹子若干。
18、 披萨饼皮、披萨酱、芝士各4份;小番茄、彩椒(青、红、黄)、蘑菇、玉米粒等蔬菜若干;香肠、培根、虾(焯过水)等荤菜若干。
19、 过程:
20、 一、谈话导入。产生兴趣
21、 回忆《朱家故事》的内容。
22、 (教师出示绘本第26~27页,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进一步意识到家庭的幸福快乐需要家人共同努力。)
23、 师:我们都已经看过《朱家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24、 师(小结):《朱家故事》告诉我们,家里的事要共同分担,这样全家人才会幸福快乐。
25、 了解活动要求,萌发参与兴趣。
26、 师:今天,我们要组成4个临时家庭,进行“家庭披萨大比拼”的活动,比比哪个家庭做披萨又快又好。
27、 师:你们觉得怎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28、 (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朱家故事》中的经验,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29、 师(小结):全家人一起分工合作才能干得又快又好。
30、 二、解读制作流程和任务单,了解如何分工合作
31、 观看视频,了解做披萨的流程和方法。
32、 师: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幼儿观看制作披萨的视频。)
33、 师:披萨是怎么做的
34、 共同解读制作流程图和任务单。
35、 师:①今天做披萨前要完成几个步骤
36、 ②第一步干什么任务单上的图片和文字是什么意思
37、 ③这么多事情,大家可以怎么做哪些食材是必选的哪些是可挑选的挑选时有什么要求(3素2荤。)
38、 师:如果一家人喜欢吃的东西不一样怎么办
39、 师(小结):全家人商量好各自做什么,理清做事的顺序,就一定会成功。
40、 三、组织临时家庭制作披萨,体验分工合作的重要
41、 了解要求。
42、 师:大家制作的时间为10分钟,最后2分钟时大屏幕上会有倒计时提醒大家。先制作好的家庭把披萨放在前面的桌上,并把任务单挂在挂钩上。
43、 幼儿自由组成临时家庭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观察。
44、 教师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45、 ①提醒幼儿注意成功合作的要点——商量、分工、齐心协力,及时捕捉幼儿分工合作中的亮点。
46、 ②提示幼儿遇到问题可看看制作流程图,明确制作步骤。
47、 ③提醒幼儿抓紧时间制作,及时整理。
48、 四、交流经验,感悟家庭成员互相合作和体谅的重要
49、 幼儿以“家庭”为单位介绍制作的披萨。
50、 师:介绍一下你家的披萨选了什么材料,叫什么名字。
51、 幼儿分享合作经验。
52、 师:能跟大家分享你们成功的经验吗合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53、 幼儿与披萨合影。
54、 师:制作美味的披萨,离不开全家人的相互配合。现在,我们请厨师把大家制作的披萨送进烤箱,待会儿请大家来评评哪家的披萨味道。
55、 我们的好伙伴——小蚂蚁弗雷德又来看望大家了,这次弗雷德想跟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他的又一个伟大发现。如果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就带着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充满科学秘密的蚂蚁沙丘吧!
56、 故事分享
57、 这一天,弗雷德正在蚂蚁沙丘外的一片草地上晒太阳,忽然被一阵飘来的香味吸引了。弗雷德顺着香味爬过去,看到人们正在草地上吃野餐呐。
58、 人们吃饱了饭到大树旁边休息去了。弗雷德趁着这个好机会,“噌、噌、噌”地爬到野餐布上,他想看看人们都吃了些什么。
59、 弗雷德发现,野餐布上有一个巨大的盘子,盘子里放着三把勺子,分别是铁勺、木勺和塑料勺,每个勺子上都沾着黄油。
60、 “人可真好玩!还得用勺子把吃的东西送到嘴里,我们蚂蚁用前脚直接拿东西吃就行了。”
61、 弗雷德正在自言自语,突然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勺子上的黄油开始熔化了,但是熔化的速度好像不一样耶。
62、 这时,弗雷德听到人们的说笑声近了,原来是人们回来了。弗雷德吓得赶紧从野餐布上爬走了。
63、 很快,人们拾起了野餐布上的餐具,最后连野餐布也收起来了。
64、 弗雷德一边摇动着触角一边说:“幸亏我跑得快,不然就被餐布兜走了!真是谢天谢地。”
65、 弗雷德回想起刚才在餐布上看到的情景,心想:“奇怪,黄油的颜色是相同的,为什么它们熔化的速度会不一样呢这难道和勺子有关系”
66、 弗雷德决定回家去问问他的好伙伴保罗。 、
67、 小朋友,在弗雷德找到保罗之前,你们能帮助弗雷德解开黄油熔化的秘密吗
68、 探究开始
69、 请准备以下物品:不锈钢勺、塑料勺、木勺各一把,黄油一块,切蛋糕用的小刀一把,盘子一个。
70、 在不锈钢勺、塑料勺、木勺上放入同样多的黄油。
71、 放好黄油后,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猜一猜,哪个勺子上的黄油会先熔化呢
72、 将三把勺子摆在盘子里,放在阳光下照射。
73、 爸爸妈妈可以帮助孩子拍下照片,把奇妙的实验现象记录下来。
74、 小朋友们会发现,不锈钢勺子上的黄油熔化得最快,而塑料勺和木勺上的黄油熔化得要慢很多。
75、 这是为什么呢
76、 原来,不锈钢勺是一种金属勺子,金属不仅能把热量吸收起来,并且还能把热量快速地传递给黄油。与金属相比,塑料勺和木勺的吸热和传热的能力就没有金属勺子那么强,因此木勺和塑料勺上的黄油要比不锈钢勺上的黄油熔化得慢。
77、 还可以做什么
78、 利用这一奇妙的发现,我们还可以做许多有趣的吸热游戏呢!
79、 不同材料的温度变化
80、 小朋友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不同材料的吸热、导热能力是不同的。现在,你们可以把不同的材料放在阳光下,来感受不同的材料吸热后温度的变化。
81、 相同材料的温度变化
82、 现在我们知道了,不同材料的吸热能力是不同的,那么相同材料的吸热能力会有差别吗我们再来做个有趣的小实验吧!
83、 ①准备一个黑色的胶卷盒和一个白色的胶卷盒。如果没有胶卷盒,也可以准备两个相同的塑料小药瓶或酸奶瓶,其中一个用白纸粘好,另一个用黑色纸粘好。
84、 ②在两个盒里放入同样多的清水。
85、 ③将两个盒子放在阳光下照射。
86、 ④20分钟后,用手试试两个盒里水的温度。
87、 小朋友们会发现,原来吸热的快慢不但与物体的材料有关,还与颜色有关。黑色的胶卷盒能很好地吸收阳光的热量,而白色胶卷盒能把阳光反射回去,也就是太阳光的热量不但没有被白色的胶卷盒吸收,反而被“弹回去”了。
88、 这一知识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在阳光强烈的时候,穿白色的衣服通常要比穿黑色的衣服凉快些。
89、 温馨提示:
90、 如果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没有阳光怎么办没关系。
91、 可以用家中的台灯、卫生间的浴霸来代替阳光做实验。
92、 也可以准备一个暖宝或热水袋来充当热源,给勺子和小瓶子加热。
93、 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随时和孩子们一起做这个有趣的实验了。
94、 现在,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们终于在弗雷德找到保罗之前,提前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弗雷德和保罗要是知道了,一定会很惊喜哦!
95、 写给爸爸妈妈的话
96、 对于3~4岁的孩子,在准备材料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先让孩子认识一下材料,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对试验结果进行相关猜想。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还不是很虽,因此爸爸妈妈要耐心引导孩子观察黄油熔化的现象。
97、 5~6岁的孩子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对试验材料有了一定的基本认知。爸爸妈妈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准备实验材料,比如,教孩子用切蛋糕的小刀将黄油切成均匀的小块,分别放在不同的勺子里。
98、 活动目标:
99、 通过亲子制作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宝宝和小兔子自由创作的乐趣,体验亲子游戏的"温情。
100、 遵守游戏规则,学习合作完成任务。
101、 活动准备:
102、 若干个牛奶箱、大纸箱,剪刀、美工刀、胶带等工具。
103、 活动过程:
104、 一、谈话导入活动
105、 师: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到了幼儿园,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你们开心吗?
106、 二、亲子阅读,开展游戏活动
107、 明确游戏内容。
108、 (1)观看封面,回忆绘本内容。
109、 师:前几天我们读了图画书《大纸箱》,宝宝和小兔子把纸箱变成了什么?
110、 (2)引出游戏内容。
111、 师:今天我要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边看书一边把大纸箱也变成房子、飞机、桌子等东西。你们可以吗?
112、 自主阅读,尝试制作。
113、 (教师提醒家长尽量让孩子动手,必要时给予辅助。同时,鼓励家长每完成一个作品,就可以和孩子玩玩绘本中的游戏。)
114、 分享、交流。
115、 (教师依次展示绘本中的纸箱造型。)
116、 师:你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用纸箱做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
117、 三、自主探究,创意制作
118、 明确任务。
119、 师:神奇的大纸箱除了可以制作房子、飞机、桌子之外,还可以变成什么呢?请和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想一想、试一试。
120、 亲子共同创意制作。
121、 交流、分享。
122、 师:你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123、 师:小朋友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真能干,可以变化出那么多的东西。我们给自己鼓鼓掌,然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拥抱一下吧。谢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24、 四、结束活动
125、 师:用大纸箱变玩具真有趣!其实我们每个家里都有许多废旧物品,它们都可以变一变、玩一玩。请大家回家去找一找,试一试。
126、 延伸活动:
127、 组织亲子创意纸箱作品秀。
128、 活动目标:
129、 愿意参加动手游戏。
130、 发展宝宝的手指灵活性、力量及手眼协调能力。活动准备:花皮球一只,人手1份串珠材料,事先穿好的珠链一串。苹果一个,油画棒
131、 活动过程:
132、 一、亲亲热热:滚皮球
133、 教师出示皮球,念儿歌导入活动。
134、 教师:宝宝们好,我是孙老师。宝宝们,大皮球今天要和你们做朋友,等一会儿老师把球滚给哪个宝宝,哪个宝宝就把球抱上来还给老师,然后告诉大皮球你的名字。
135、 将球滚向任意一位宝宝,宝宝把球抱上来还给教师。
136、 教师:“大皮球找到的朋友叫什么名字?”如果宝宝不会说,可以由家长替宝宝介绍。然后大家一起拍手说:“×××︱×××︱欢迎你!”
137、 继续游戏,直到每位宝宝都介绍过自己。
138、 二、做做玩玩:穿珠链
139、 师:“宝宝看,绳子、绳子。”放下绳子,从袋子里取出一颗木珠:“小花,小花。”再用食指指着木珠上的孔强调:“洞洞、洞洞。”然后将木珠放在眼前。透过孔逐个看宝宝,叫出几个宝宝的名字,引起宝宝对小孔的注意。
140、 演示穿珠链的方法。
141、 教师出示事先穿好的珠链:“宝宝看,老师穿了这么长的一条项链!你们想不想串一串。”请宝宝每个宝宝拿一个篓子。(渗透礼貌教育:来拿珠珠时要说“谢谢“哦)穿好的宝宝让妈妈帮忙打个结,就变成项链,可以戴在脖子上喽!
142、 提示家长: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宝宝练习穿珠、拉线的动作,可以促进宝宝的手眼协调,发展双手配合的能力。在家玩过串珠的宝宝可以自己独立操作;如宝宝有困难,家长可帮宝宝拿好木珠,方便宝宝对准小孔穿线,并提醒宝宝拉出线头。
143、 三、说说念念: 小老鼠上灯台
144、 宝宝们,小老鼠要和我们来玩个游戏呢!老师随着节奏上下起伏双膝,当念到“叽里咕噜滚下来”时,老师仰面倒下。
145、 妈妈宝宝玩游戏数次。
146、 附儿歌:
147、 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148、 四、涂涂画画:给大苹果穿衣服
149、 出示大苹果的纸样,这里有什么呀?有几个大苹果,你们看这些大苹果好看吗?让我们给它穿上花衣服吧!怎么穿呢?(教师示范)要求:(涂色时,红、黄、绿各涂一个)宝宝自己操作,教师和家长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150、 提示家长:尽量让宝宝自己操作,不要过多的干预,在家中要多给宝宝涂涂画画的机会。
151、 五、说说唱唱(大苹果)
152、 师:宝宝们,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苹果的歌曲呢!(幼儿倾听,教师范唱)第二次让宝宝轻轻的跟唱。
153、 家长提示:让您的宝宝积极的参与活动,对内向的宝宝来说,请爸爸妈妈跟着孩子一起学一起唱。
154、 游戏意图:
155、 学前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再加上心理上的幼稚,往往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不加以训练和引导,可能会在上学后带来学习困难。对数字的掌握,通常人们习惯于让孩子依次背诵。例如从1数到50,或从1数到100等。只要孩子能够较流利地说出就以为孩子对数字的掌握够要求了。其实,绝大多数的孩子对数字只是死记硬背,对数学的排列及顺序并未真正掌握。
156、 游戏目的:
157、 接数游戏可以加深孩子对数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接数能力。(1岁以上)
158、 游戏准备:
159、 数字卡片。游戏时,家长出示1—10的数字卡片,孩子看后逐一读出数字。首先了解数字的排列,并加深其印象。接着提出要求,家长说出几个数,孩子接着往下数与家长一样多的数,例如家长说出2个数,孩子必须往下数2个数。例如:家长数3,孩子数6;家长数7,孩子接下去数9。孩子会玩后可让孩子先数,家长接数。
160、 注意事项:
161、 游戏熟练后可在家长及幼儿之间用包、剪、锤的方法决定先说的一方,然后进行游戏。发生错误就罚表演节目,并重新易主,继续游戏。
162、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采取的方式不是疾风暴雨,而是从小事把握。孩子对某事物的兴趣越浓,越容易形成稳定和集中的注意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实用的训练方法。只要能根据孩子注意力发展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方法,相信一定会取得成功。
163、 课时计划 1课时
164、 课程类型 亲子视觉游戏活动 适应对象 1.5-2岁
165、 八大智能目标
166、 认识常见的小动物及相应的图片,会模仿动物,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小肌肉动作,学习配对与对应关系,增强亲子关系。
167、 课前准备
168、 小动物音乐,小动物图片:小狗,小猫,小鸡,小青蛙,小鸟,与小动物相同的玩具个一件。根据宝宝人数定相应的份数。暂定4份,卡片放小框,玩具放大框。动物小贴贴作奖品
169、 教师指导重点及注意事项
170、 一、听音乐唱歌和做模仿动物的律动
171、 我是小狗,汪汪汪,
172、 我是小猫,喵邈喵,
173、 我是小鸡,叽叽叽,
174、 ……
175、 二、出示小动物玩具
176、 和宝宝说说动物名称,亲亲,抱抱小动物。
177、 三、出示小狗卡片,教师演示配对,并请宝宝把它放在玩具小狗面前。
178、 四、请宝宝回到自己的垫子上完成动物配对的活动,家长做指导。
179、 五、小结活动
180、 教师给全部完成的宝宝奖励贴上小动物标记。
181、 小结宝宝操作情况。
182、 指导家长和宝宝在家玩类似的游戏。
183、 宝宝和家长一起和老师唱和做模仿动作。
184、 及时表扬宝宝表现积极的情况。
185、 练习说词语
186、 每位宝宝都有机会和小动物亲亲或抱抱。
187、 表扬宝宝做正确,请家长拍手。
188、 教师观察宝宝操作情况,指导家长用语音提示鼓励宝宝完成配对游戏,不急于干涉或替代。
189、 活动名称:
190、 纸杯乐
191、 课时计划:
192、 1课时
193、 课程类型:
194、 亲子操作游戏活动
195、 适应对象:
196、 2—3岁亲子
197、 目标:
198、 发展薄薄的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199、 学习揉团的技能,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性。
200、 准备:
201、 纸杯小筐小方形颜色皱纹纸每人一份。
202、 流程:
203、 向家长交待亲子游戏的名称、目标和指导。
204、 教师示范,并向家长和宝宝讲清动手操作的步骤。
205、 请宝宝自己领取一份东西,动手操作,家长在身边指导。
206、 把自己成功的作品向大家展示。
207、 指导家长:请家长用老师的方法教宝宝学会团球,在把纸球用手指塞入纸杯乐的洞洞里。
208、 延伸:
209、 教师指导家长,在家里可以进行"花儿朵朵"的游戏。家长在一张白纸上用绿色蜡笔画些小草,指导宝宝把各色皱纸揉团后,蘸点胶水,粘在小草上,让草地上开满鲜花。
210、 定期和宝宝们玩一玩亲子游戏,不仅会了解宝宝的幼儿园生活,同时,也会让宝宝感受到家长们对自己教育的重视,所以,当宝宝们的幼儿园有这个要求的时候,家长们都要积极参加。
211、 游戏准备:
212、 长条布,奖品。
213、 游戏过程:
214、 家长和自己的宝宝分为一组,并且,将这些小组进行编号。
215、 每个小组领得两个长条布。
216、 家长给自己的宝宝蒙住眼睛,并且,蒙住眼睛的宝宝,也要给自己的家长蒙住眼睛。
217、 游戏开始,宝宝和妈妈手拉手。
218、 老师喊出口号“121”,家长和宝宝就同时不断抬起自己的左脚右脚左脚。
219、 在这个抬脚和落脚的过程中,如果家长和宝宝踩到一起的话,就淘汰出局。
220、 剩余的小组继续比赛。
221、 直到场上只剩下3个小组为止。
222、 网站温馨提示:
223、 在这个亲子游戏中,宝宝们会感受到和自己的家长一起参加游戏的欢乐,而且,还能很好地培养宝宝和家长之间的默契程度。
224、 游戏名称:
225、 匍匐前进
226、 游戏目的:
227、 让孩子和家长在游戏中相互配合,锻炼孩子和家长的默契度,同时,让宝宝在游戏中得到体育锻炼。
228、 游戏过程:
229、 1.每个家长和自己的宝宝分为一组,并且自己家庭进行舒展运动,为游戏做好准备;
230、 2.游戏开始的时候,爸爸主动趴下,然后让孩子在自己的背上趴好;
231、 3.裁判员喊开始的时候,妈妈在身边扶着自己的宝宝,爸爸开始驮着宝宝做俯卧撑;
232、 4.5个俯卧撑结束之后,爸爸开始驮着宝宝沿着铺好的路面匍匐前进,妈妈在身边护理;
233、 5.最先匍匐到终点的家庭获胜。
234、 四、游戏总结。
235、 在这个游戏中,看似爸爸是发挥主要作用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宝宝要不断地鼓励自己的爸爸,或者在爸爸的背上,想办法让爸爸更加顺利的前进等,都是可以锻炼宝宝的智商的。
236、 这个游戏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其实,这个游戏在家庭中也是可以进行的,感兴趣的宝宝要和自己的家长试一试。
237、 【活动目标】
238、 训练幼儿学习躲闪跑,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协调性。
239、 让幼儿同父母一起自制布“老鼠”,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40、 让幼儿同父母一起游戏,增强父母与孩子间的交流,体验一起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241、 【活动准备】
242、 幼儿自带一支袜子,废旧布条或棉絮若干。
243、 若干条绳子,4把剪刀,若干橡筋,自制金牌若干枚。
244、 教师自制的布“老鼠”一只,相关的磁带录音。
245、 场地布置“大森林”,大学生装扮的新年老人。
246、 【活动过程】
247、 一、活动导入。
248、 准备活动:家长和幼儿同老师一起以开火车的方式,进入活动室“大森林”。
249、 师:“小朋友,我们的火车来到了什么地方?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50、 模仿游戏。
251、 师:“在大森林里小动物都想出来做游戏,我们听听是谁出来了?”。
252、 放录音,师:“小鸟在与同伴快乐的飞翔”,幼儿带着家长学小鸟飞,教师提醒:请鸟爸爸、鸟妈妈和鸟宝宝都快乐的飞起来。用同样的方法,配合录音,学习大象走路、小猫做游戏、小马跑、小白兔采蘑菇等的动作。活动中,让家长都能一起活动起来。
253、 引入主题:“小朋友,这么多小动物都出来游戏了,还有一个小动物也特别想来做游戏,我们看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老鼠:“这只老鼠要和老师一起做游戏,我再请一位小朋友和它一起玩。”请一位幼儿和老师玩“踩老鼠”的游戏。
254、 二、活动过程。
255、 教师讲解小老鼠的制作过程:在一只袜子里塞进碎布将老鼠的肚子变的鼓鼓的,袜子前端用橡筋儿系出老鼠的两只小耳朵,再用绳子系住袜子尾部,最后系上一根长绳,老鼠就做成了。
256、 动手操作:幼儿同父母一起动手操作,制作“老鼠”。教师提醒家长和幼儿:“请家长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让我们的小手动起来!”。请先做好老鼠的家庭玩踩老鼠的游戏,家长可以加快跑的速度或制造难度,也可交换游戏角色进行游戏。
257、 游戏:踩老鼠比赛。“大家玩得真高兴,下面我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踩老鼠的比赛”,我们请新年老人来给获胜幼儿颁发金牌:父母与幼儿手拉手,共同牵着“老鼠”,做好准备。音乐开始,以家庭为主,想办法踩到其他家庭的“老鼠”,音乐停时,看谁踩到老鼠就获胜,并由新年老人颁奖。两遍游戏后,教师:“刚才小朋友们真能干,踩到了好多的老鼠,还得到了金牌,下面我们改变游戏的规则,
258、 比赛中不但要踩着老鼠,而且自己的老鼠不能被人家踩到,才能领奖”。游戏再进行三遍,并提醒家长注意根据活动量为幼儿减衣物。
259、 三、活动结束
260、 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玩得真高兴,看看谁获得的金牌最多”让幼儿数数自己的奖牌,并进行比较评价。
261、 歌曲“踩老鼠”:“小朋友玩得真高兴,小老鼠也完累了,我们让小老鼠休息一下!老师把今天玩的这个游戏编成一首歌曲,我们和爸爸妈妈来表演唱好不好?歌曲的名字就叫‘踩老鼠’!”幼儿同父母一起表演唱“踩老鼠”。
262、 结束:“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唱得真好,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请你们把自己做的小老鼠带回家,和家里面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玩,好吗?”幼儿、家长坐上我们的火车离开大森林。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Copyright 2015-2022 时代健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